发布时间于:2012-10-24 09:31:21 访问次数:0次
创造艺术之环境,培育学生艺术的生活力
——记育才“爱·尚·正能量”2013校园文化艺术节
重庆育才中学曾是中国艺术教育家聚集之地,更是众多艺术家成长之地。学校创始人
一、创新组织方式,拓展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成长。
“重庆市国际象棋等级赛”场上来自重庆市的600多位选手博在育才,弈动赛场;全国首届“行知杯”中小学书法比赛上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名中小学生与育才400余书法爱好者一起书写人类经典,传承中华文明;来自全国2153件中小学生书法作品展示了我国书法教育的成果;“育才好声音”歌手大赛、“金话筒”主持人比赛、“舞动奇迹”舞蹈比赛、育才首届“斯坦威”钢琴比赛等五项全校性活动掀起了育才艺术节一个个高潮;初一年级承办的硬笔、软笔书法作品展、课本剧表演、初二年级承办的“我能我秀”学生才艺大赛、高一年级承办的English Show(英语秀)、高二年级承办“放眼看世界”摄影作品展、“理想之光”演讲比赛等七大年级承办活动更是精彩纷呈。
二、 确定极富时代感的活动主题和内容,彰显时代正能量。
每个时代均有每个时代的文化主旋律,学校要致力于创造富有时代内涵的艺术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艺术环境中得到熏陶,在积极向上的活动中受到良性的感染,在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中受到鼓舞,让时代的正能量引领学校风尚。本届艺术节以“爱·尚·正能量”为主题,鲜明的提出“爱”,要爱满天下,要奏响引领时代的时尚、风尚的主旋律,宣扬“正能量”。
在内容设计中选择反映时代要求,富有时代特色的项目。比如“主持梦想·HOLD住青春”金话筒比赛、“育才好声音”、“面向世界”首届英语节、“梦想青春”、“学会感恩”主题演讲、“舞动奇迹”舞蹈大赛、“放眼看世界”游学摄影展等。在形式上紧跟时代步伐,渗入流行元素。比如“主持梦想·HOLD住青春”金话筒比赛汲取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优点,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开场秀、“情景表演”、“即兴主持”、“新闻评述”。 “育才好声音”模仿“中国好声音”,采用导师制,所有比赛制定了符合中学生成长规律和反映中学生身心特点的竞争赛制。各位选手的节目创造和表演更是彰显了时代特色。
三、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强学生参与性,提高受众面。
艺术节是每个学生的节日。无论是直接参与者、还是项目后勤保障者,无论是在班内参与、还是在全年级范围内、全校性参与,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形式的选择均考虑了参与性、参与面、受众面。本次活动14个项目中学生直接在年级以上舞台上亮相、展示的学生近4000人,占全校参与活动年级总人数的61%,真正实现了学生自己的节日自己办,我们共同参与。每个参与的学生均受到了锻炼,很多项目活动将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特别是在金话筒比赛、育才好声音舞台上,很多学生留下了激动的泪、感动的泪、快乐的泪,许多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谦让的场景给学生的感悟和教育远远超越了艺术节目本身的感染力。
四、拓展校园空间,实现师生互动、校内外互动,让学生在广阔的艺术时空中感悟和成长。
本次活动设计的另一亮点是实现了师生互动,校内外互动。无论是舞台上的直接对话,还是舞台之下的辅导工作,无论是校内演员们的合作与较量,还是与来自全市乃至全国同龄人的切磋与交流,让学生突破了校园的时空,实现了在更广阔时空中感悟和领略艺术之美。如“育才好声音”中,四位导师对各组选手从选歌、排舞、创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训练;“金话筒”比赛中,评委以身示范,亲自体验主持题目;“施坦威”钢琴比赛中,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首
五、在艺术生活中学习,在学生中创造,让艺术节点亮学生创新的火花。
陶行知校长提出“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在这次艺术节中处处可以看到创造的热情和创新的风景。内容创新上紧跟时代节奏,融入生活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关注社会百态生活。在形式上汲取当下选秀节目选拔赛制的优势,创出自己的模式,让学生在竞争中比拼实力、技能,比拼心理、思维量,更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全体参赛队、选手自制服装、道具,更充分展现了育才学子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2013是育才创新之年,也是育才艺术之花盛开之年;2013是育才收获之年,更是育才师生向新的目标迈进的起点之年。2013艺术节让我们感悟了创新之美、时代之美、正能量之美、共同参与之美、合作之美,更感悟了学生成长之美。艺术节有尽头,但教育无止境,我们定将培育学生艺术的生活力的教育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