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育才成功学校重庆育才成功学校九龙园校区重庆双福育才中学重庆龙水湖育才中学

国际视野

与异国文化的邂逅——记美国道森之行

发布时间于:2015-05-22 15:43:00 访问次数:0

题记:3月31号,育才中学一行10人在国际部夏主任的带领下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道森中学交流,在为期两周的访问中,育才学子深受当地学校和家庭的欢迎。他们有所学,有所悟,感受到了世界第一发达国家的繁荣景象和文化底蕴,而回国后的他们将所学所看写成游记分享给大家。


(育才网 向悦)关于这次赴美之行,我愿以旅程中的河流为剪,以山岳分段,一座又一座的城市为断句,从容的走一程花草缤纷的大路,悉心剪辑冬白夏红,春绿秋黄的色彩,记下不能封缄、无法投递的感情,将路途上的一花一世界,一念一悲欢装订成册,细碎地说给你听。

这次去的城市有三:洛杉矶、旧金山、丹佛。相比前面两座如雷贯耳的大城市,丹佛听上去十分陌生。但我们与加州不过是擦肩之缘,比不得和住了十天之久的科罗拉多州情谊深厚。而我,对科州对丹佛也是极喜欢的。

丹佛像欧美的乡村,但闹市区也是很繁华的。虽说美国的高楼大厦本就少见,但丹佛就是凤毛麟角一般了。放眼望去,视野内一片开阔。同为多山的城市,没了重庆那鳞次栉比的高楼阻挡,连绵起伏的山峦轻轻巧巧地闯入视线,美得像一幅画。平直少车的公路两旁是私人的农场,牛马羊儿安静吃草,周身是丹佛安详轻松的气质。

初到丹佛那天,竟还下了雪。学校的国际部主任和寄宿家庭的兄弟姐妹们来接机,我们当即在机场轮流进行了自我介绍,与自己的寄宿家庭的孩子一起坐专程来的校车去学校。我所在的寄宿家庭的孩子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叫Isabel,目前在道森中学读七年级。并不是害羞腼腆的孩子,却也不是我们所想的外国孩子般像小麻雀一样活力四射跳来跳去根本停不下来。一路上我们的交谈也还算顺利,只是我通常不能一遍听清楚她的话,她也无法完全理解我毫无语法可言的混乱答语,故我们所得最多的就是pardon和excuse me.

他们的校园对于师生加起来不超过五百人的规模大得离谱,也漂亮得像公园。教学楼矮矮的,外墙也是暖色,很有几分自由轻松的感觉。大片大片的草坪可以随意“践踏”,但小草还是绿油油的,焕发着勃勃生机。Isabel带我进行了校园的参观,但我没让她带我到处溜达,原因无他,她穿的着实太少,完全是夏天的打扮。但这并非特例,美国孩子穿的都很单薄,估计我们身穿衬衣毛衣风衣和他们一起在飘雪中哆嗦的行为让他们疑惑不已吧。

Isabel的母亲Jane来接我们,但Isabel并未同我一起回家,因为她需要去体育馆进行雷打不动的每天两小时游泳训练。美国孩子们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也经常进行训练、比赛之类的。Isabel邀请我同她一起去游泳,但我最终选择了回家。原因无他,我虽喜欢游泳,但也只是随意地在水中嬉戏,并非她这种专业的游泳训练。回了家,她母亲为我热情地介绍家庭成员,三口人和两只狗。西方人似乎都喜欢动物,几乎家家都有宠物。Jane得知我养有狗后,非常激动地提出要看照片,嘴里也在夸赞。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他们很喜欢赞美,且不论是发自内心还是礼节性的赞美,不止让对方听着高兴,也体现了自己的真诚和礼貌。但反观周围,许多人不但没有赞美的习惯,还喜欢语气不善的讥讽旁人,实在是不可取的。这是我在美国真正的第一课——学会赞美。

Jane在准备晚餐时请求我的帮助,我自然不会拒绝,便帮着她做晚饭。我个人在家时完全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好在美国人大多做饭时用的都是买来的半成品,没有中餐的精细和讲究,无关配料无关火候,弄熟就好。从中西饮食中也可以看出双方的文化差异。美国人吃饭前虽要铺桌布放餐巾,但吃饭时着实没有什么规矩,不必“食不语”。我和他们在餐桌上边吃边聊,吃完后Jane收拾桌子洗盘子,Isabel和她的父亲Kevin都会说thanks,这也是一种习惯,不同于中国孩子在父母忙碌家务时的袖手旁观,他们更懂得感激。学会感恩,是每个人立足社会的基本准则。用完餐后甜点,Isabel带我看了会没有字幕的电视就早早睡觉了,美国的孩子们睡的极早,大多九点就休息了。

第二天我同Isabel一起去上课,由于早有了心理准备,看到他们那么活泼甚至有些不务正业的课堂也不大吃惊。谁让他们教学任务轻松,但一节课却有五十分钟呢。初中的学弟学妹都很热情,比高中的学生更活泼有趣些,但我终究是高中生,上的是高中课程,不能常见可爱的小正太小萝莉们。虽然上课时没有过多的纪律约束,但却没有人打瞌睡玩平板(他们上课不用课本用平板,高中生一般用笔记本),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与老师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见解。课上讲的内容也是既精且深的,如果说我们学的基础的面,那他们学的就是深入的点。所以中国学生大多是通才,而他们多为专才。在我看来,这两种教育都是有利有弊,不分伯仲。说到底,这不过是基础教育,一个人的发展走向取决于大学。

第一个周末过了复活节,虽然有趣但也没必要赘述。给我印象很深的倒是那次参观科罗拉多大学CU。CU的物理系据说是全美第二的,但大学本身在美国的排名不算顶尖。即使如此,这所学校也培养出了七位诺贝尔奖得主。去了才知道美国大学辛苦并非虚言。图书馆几乎座无虚席,虽然人人都是对着笔记本,但却无人浏览网页或者打游戏。更有甚者,坐在校园里抱着笔记本学习,那天阳光不大好,是有些冷的。但那些人不过搓搓手就继续忙碌了。CU的学习氛围当真不错。

十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临别那天,虽然是早上五点,Isabel他们依旧到机场送我。我虽然没有泪洒机场,但对视而望,大家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但再不舍,也只能作罢。“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不知道对应的英语谚语是什么,也不愿说——因为怕除了发出goodbye以外的音节会带有哭腔。

这次赴美与异国文化的浪漫邂逅,终是让我成长不少。学会赞美感激,学会真诚待人,真正地认识另外一个国家,头号强国和古老大国的碰撞,擦出的火花足够点亮我的路让我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次赴美,绝对不会成为我的最后一次。


那么你,是否愿意与我一道,在不会太远的未来以路为纸,行做笔,心当墨,地成册,共同镌刻异国风光大好河山?